 |
|
沧州津京助剂有限公司【官网】
冯经理
0317-3868296__3866166
15175706261
网址:www.luhuashila.com
河北省河间市沙河桥工业区 |
|
|
 |
|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
更新时间:2017-10-31 08:41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浏览量:945 |
|
|
一、目的:加强工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工作,防止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维护经济良性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宣传工作。 三、内容 基本要求 工作原则: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消除和减少各种有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各级领导要把关心职工安全、健康和关心生产统一起来,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厂每年在工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所需的经费应列入年度计划。 在新建、改建、扩建时,必须按三同时的原则,对劳动保护和工业卫生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安全管理部门要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参加审查和竣工验收,发现不符合工业卫生设计要求者,不得投入使用。 必须为职工提供洗浴、饮食、如厕、急救以及防护设施,女员工在孕期、哺乳期间不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 凡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尘毒物质和其它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岗位,生产部门要采取有效改进措施。如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机械化、连续化、密闭化、隔离操作等措施。 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对散发和排放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和粉尘,要采取回收综合利用和净化处理等措施,纳入生产管理,使有害气体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对职工造成的伤害。 有粉尘和毒物的岗位应设有洗手和应急冲洗设备。 加强设备计划检修,提高检修质量,消除设备、管路跑、冒、滴、漏。 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检修时,应进行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现场分析,由专人监护、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等。 生产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必须包装完整、严禁漏撒,拆包装时应佩戴符合使用要求的防护用品。 对防尘排毒的通风、排风装置等劳动防护设施,要保持运行良好。因保养不善造成劳动防护设施损坏和报废者,要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有毒有害岗位要设置防毒器材专柜并指派专人保管。存放防毒面具、急救药品、泄露处理用具等专用应急用品。 各部门必须对职工宣传国家、企业、部门工业卫生、职业健康方面的动态,使职工了解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各部门安全主管负责制定本部门各种应急救援设施检查计划及要求,并对相关责任人的检查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各班组必须熟知岗位的生产特点、工艺、设备情况和职业卫生安全注意事项,防尘防毒安全装置、工具、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本岗位发生过的事故及其教训,本岗位的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操作法等。 干部、职工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及培训 各车间部室对所属职工必须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卫生健康促进教育和本部门职工进行生产(工作)的特点、工艺、机械设备状况、工业卫生预防事故的措施以及本单位的事故教训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培训。 凡参加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必须事先进行防毒知识教育,掌握有毒物质的毒性、中毒急救互救知识、防护器材的使用知识,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车间员工由车间安全员负责进行职业卫生健康培训。 贯彻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经常性的工业卫生检查。 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立即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三日内写出书面现场调查报告书及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报告书内应有分析、有结论、有改进措施。 被确诊为职业病并经劳动部门鉴定取得伤残等级的员工,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职业卫生监测管理 作业环境劳动卫生监测数据是评价生产场所的劳动卫生条件及诊断职业病、职业中毒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新建、改建、扩建、引进工程项目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是否符合投产使用要求的重要依据。 安全管理部门必须联系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定期对公司重点毒害岗位进行检测;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监测点以及监测周期,按国家有关规定由安全管理部门确定并备案并定期公布;各部门如工作环境发生变化认为可能对职工造成伤害时,要及时联系安全管理部门予以确认并积极进行改进。 监测方法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卫生监测检验方法和标准,按照采样规范进行监测。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工业卫生评价,并整理分析结果建立技术档案;对不符合国家工业卫生标准的,禁止投产使用直至符合要求。 监测数据要存档保存,监测结果必须及时报有关领导审阅,并向公司公布;对检测出不符合工业卫生要求的部门要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并加以实施,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督促整改。 各部门应对本部门工业卫生环境进行经常性检查,对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岗位应及时建立管理方案并按计划实施。 职业健康 所有作业场所人员按要求进行健康体检。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所有职工的日常健康监护和一般性健康体检,毒害岗位职工、特种作业人员体检,每年联系有资质的体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 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毒害岗位职工体检台帐,对查出有问题的职工应及时联系有关部门复检,情况严重的应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调岗或外出治疗。 安全管理部门制订厂级职业病、急性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此类事故的应急处理,并定期组织演练填写相关演练记录;指导各部门制订本部门职业病、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作及演练。 各部门组织职工进行职业病法律法规教育,检查本部门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及时落实改正;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毒害岗位职工体检工作; 体检结果要向职工反馈,保证职工对职业健康的知情度。 体检后,应及时将体检情况小结,整理归档,实行分档管理。 |
|
|
|
|
相关文章展示:
|
|
|
 |
|